妙喜宗法門
「不動如來功德法門」的核心、佛願與實際利益


一、法門要旨(總綱)

  • 名號為門、信願為本、持誦為行。 兩經皆將此道稱為「阿閦佛德號法經/不動如來功德法門」,意在顯示:聞名、受持、稱念阿閦佛(不動如來)之德號,並發願往生妙喜世界,即得如來憶念護持與接引。

  • 「不動」之義:表離瞋、離怖、心地堅固,以不為境轉而名「不動」。持名即熏此德相,轉習氣成不動心

二、鴻慈佛願(攝要)

經中多處宣說阿閦如來的「念念不捨、廣作救護」之願力,撮其意旨可約為:

  1. 稱名即憶念願:眾生若能聞名受持、願生彼國,臨終阿閦佛必念其人,令其不為惡緣所奪,得成所願。

  2. 護命離怖願:持念名號者,火刀毒水及諸厄緣不行;人非人所不能嬈害,得無畏之力。

  3. 免魔干擾願:此法門能絕魔攝持;未得聞持者,易為惡魔所攝。故佛願廣令眾生得聞稱讚此法,即得護念。

  4. 接引往生願願生妙喜者,得如來攝受,臨終不轉,往生彼土,常見佛聞法,進修不退。

  5. 拔苦濟難願:隨眾生所應,以無礙方便拔濟苦難,令出惡趣,安立於菩提道。

三、殊勝功德與利益(依次第觀)

(一)現世利益

  • 護身護心:遠離橫厄、怖畏與魔擾,內心安隱,起堅固不動之力。

  • 息瞋增忍:名號功德攝持「不動」德相,最能對治瞋恚、躁擾,增長忍辱與定慧

(二)臨終利益

  • 佛憶念、願不轉:臨命終時,如來憶念護念,雜緣不奪志,決定不退轉,不為顛倒境界所牽。

(三)往生利益

  • 得生妙喜淨土(東方阿閦佛國):常見佛、近善友、聞正法,以不動心地為基,速趣菩提

(四)究竟利益

  • 不退轉地漸次現前,煩惱輕薄,正道增上,終至無上菩提。

四、修持綱要(可立即採行)

  1. 正信發願:每日明確發願——「願生東方妙喜世界,親近不動如來。」將功德迴向往生

  2. 稱名持誦(日課主軸)

    • 名號:「南無不動如來」/「南無阿閦佛」

    • 方式:計數持名、行住坐臥隨念;能者兼誦經讚歎此法門。

  3. 觀想與禮拜:觀東方妙喜世界,阿閦如來觸地印安住不動;以禮敬、供養攝心。

  4. 戒善相應:以不殺生、離瞋害、行十善為護法資糧;遇境即學不動心

  5. 遇難念佛:逢身心怖畏、病苦、災厄與散亂時,立刻專稱名號,依佛願力得無畏與攝受

五、法門特色與機宜

  • 易起瞋恚、焦慮恐懼者特別相應;亦適合求臨終不亂、免魔擾堅固菩提心之行人。

  • 與極樂法門同以信願持名為宗,但本門更著重於**「不動」德相護念離怖**之現世與臨終功德。

六、簡易發願文(自用版本)

弟子(某某),盡形壽歸命東方妙喜世界不動如來。願以所修一切善根,專為往生妙喜,常見世尊,聽聞正法,得不動心,離諸怖畏,遠魔擾亂,速證無上菩提。南無不動如來(三稱)。